建立輸非商品質量海外監(jiān)測網 維護“中國制造”海外形象
11月9日,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“清風”行動采訪報道媒體吹風會,展示了“清風”行動組織實施情況和階段性 成果。質檢總局檢驗司副司長劉世遠在會上介紹,質檢總局結合質檢工作特點開展了輸非商品質量提升行動,建立了基層相關部門之間的行政執(zhí)法協(xié)作機制,制定了 打假資源共享目錄。
今年4月,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印發(fā)了《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“清風”行動方案》,要求在全面加強出口商品質量監(jiān)管的基礎上,重點針對出口非洲、 阿拉伯國家、拉美地區(qū)和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(qū)的重點商品,分步有序開展專項整治,嚴厲查處跨境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行為,維護“中國制造”的良好形 象,為拓展國際市場,推動企業(yè)轉型升級,培育國際競爭新優(yōu)勢提供環(huán)境保障。
據劉世遠介紹,質檢總局高度重視全國雙打領導小組布置開展的“清風”行動,把全國雙打領導小組的要求融入質檢工作年度計劃,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。根據“清 風”行動方案要求,質檢總局把落實“清風”行動的重點放在非洲。根據不斷變化的外貿形勢,質檢部門打防結合,力促輸非商品質量提升。截至今年10月,質檢 系統(tǒng)從輸非商品中查獲檢出不合格商品4732批次,禁止出境不合格商品1322批次,貨值3907.76萬美元,規(guī)模比2014年有明顯減少,反映出輸非 商品質量問題有所好轉。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,預計2015年對非貿易額有望突破2800億美元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劉世遠說,為打擊輸非假冒偽劣商品,質檢總局采取打防結合的措施,結合質檢工作特點開展了輸非商品質量提升行動,重點打擊假冒偽劣奢侈品,以及玩具、建 材、小家電、小五金等進口國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產品。同時進行風險分析,加強重點突破,將輸非航線列為高風險領域,將廣東口岸作為打假突破口。廣東檢驗檢疫 局將嚴懲大案、要案作為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的重要切入點,重拳出擊,屢獲戰(zhàn)果,查處了一系列假冒偽劣重大案件。
除此之外,質檢總局還建立了基層相關部門之間的行政執(zhí)法協(xié)作機制,制定打假資源共享目錄,通過通報假冒偽劣線索、信息共享、案例移送、協(xié)同處置等工作,實 現(xiàn)打擊出口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新突破,共向公安、海關、工商等部門移交輸非假冒偽劣商品案件大案、要案及線索14起。2015年8月質檢總局與我國駐非各國 使領館建立聯(lián)系,倡議通過各使領館便捷的海外商品投訴渠道,共同建立輸非商品質量海外監(jiān)測網,這項工作得到駐外機構大力配合,海外監(jiān)測網已經建立起來。 《中國質量報》